十年,上海农商银行发起设立的35家沪农商村镇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下沉基层践行普惠之路,一条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之路,一条与全国乡村振兴的相伴之路。
十年来,沪农商村镇银行在渠道、产品、服务上精耕细作,率先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打造村级三农综合服务平台。通过金融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贴合县域市场需求,积极推动理念变革、机制优化、流程再造和产品创新。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精准发力,努力探索构建产品“富民”、模式“富村”、生态“富乡”的“三富合一”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道路。
产品“富民”瞄准服务乡村振兴切入点
近年来,35家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结合特色产业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出适用于各类产业的专属产品,深受农户喜爱。
老吴是“甜石榴之乡”——云南蒙自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2020年以来,一方面受自然环境影响,天气干旱使得农作物用水量增加,种植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原本化肥、农药等赊账品都改为了现款现货,这让老吴有点“兜不住”了。“多年的积蓄都投了进去,石榴树已经慢慢长起来,眼瞅着就要结果,可手里没钱了。”老吴回忆起当时的处境,“困难之际,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支持有如‘及时雨’,真是帮了我大忙!”通过信贷支持解决融资难题,促进创业并带动就业。
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向上下游探索,通过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牵线搭桥,串起了石榴产业产销一条龙,形成“金融+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得益于此,老吴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增收了不少,下一步准备扩大种植面积。
除了石榴产业外,35家沪农商村镇银行还将信贷资源向鲜花、茶叶、生猪等特色产业倾斜,截至2022年6月末,已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近200亿元。
2019年下半年,全国皮毛市场较为低迷,价格持续下滑,恰逢临近狐狸繁育期,需支付大量饲料费用,养殖户流动资金紧张,同时,由于难以提供授信必备材料,阳谷县狐狸养殖业的领头人王广策多次贷款申请没有获批。但王广策不想轻易放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找到了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
了解情况后,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组织专题会议,研究行业状况,迅速制定针对狐狸养殖行业的批量化授信方案,建立客户经理定点、定员、定责服务包靠制度,通过逐户上门走访的方式对狐狸养殖户开展覆盖式服务,对有信贷需求的养殖户现场办理授信签约;对暂无需求的进行信息采集,方便客户有融资需求时随用随贷。同时,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及时掌握养殖户融资需求变化情况,实时跟进授信、增信服务,并对授信到期客户提前一个月办理贷款手续,实现信贷资金的无缝衔接,全面满足狐狸养殖户生产经营需求。
在服务机制的保障下,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先后向辖内狐狸养殖户发放贷款40余笔、金额600余万元,及时解决了养殖户的资金需求,帮助大家顺利渡过困难期。
模式“富村”找准服务乡村振兴关键点
十年间,沪农商村镇银行努力蜕变,由原来“坐在行里等客户”转变为“主动上门找需求”,原来的“抵押贷”“保证贷”相继由“信用贷”替代,致力在网点周边打造“诚信村”,精准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聚资、聚力、聚智赋能乡村振兴。
湖南宁乡枫木桥镇的农户贺强以养殖蛋鸡为生。2022年因为亲戚突然撤资,自己一人买下亲戚的股份。不过,养鸡的投入可不小,投放鸡苗及饲料、围网、鸡舍样样都需要钱,资金缺口愁坏了老贺。
“以前,我没从银行借过钱,也不知道怎么借。没想到,‘诚信村’挂牌后,银行主动找上门来。”贺强有些意想不到,宁乡沪农商村镇银行得知自己的资金需求后,马上就进行了实地走访。“只用了3天时间,就给我放了15万元贷款。现在市场对鸡蛋的需求越来越旺,销路不愁,我们干劲十足!”
对此,宁乡市枫木桥村干部感慨道:“有了沪农商村镇银行推出的整村授信,随借随还,真的是太方便了。”
截至2022年6月末,沪农商村镇银行的“整村授信”工作已在湖南、山东、云南等地的700余个行政村开展,累计授信村居客户近1.1万户,累计授信金额近20亿元,累计提款客户近8000户,在贷余额近14.4亿元,尽最大努力促进乡村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生态“富乡”选准服务乡村振兴落脚点
富民、富村的同时,沪农商村镇银行坚持生态“富乡”,将绿色发展信念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积极引导资金投放到河道整治、水电、林业、种业等绿色行业,大力发展农村绿色金融,提升普惠金融的便捷性和满意度,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业态。
过去,湖南桂阳双流河因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直接排放而导致又黑又臭,污染着周边的土壤。为了扭转这一局面,2017年,地方政府部门牵头开展双流河黑臭水体及河道整治项目,致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桂阳沪农商村镇银行主动对接承包人,制定专项方案,三天内完成信用贷款发放。同时,村行还积极向下游分包商延伸,累计投放600余万元,全力加速推动河道整治步伐。如今,“黑臭”的双流河变成清澈溪流,桂阳县先后荣获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云南建水地方政府部门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开展拆除重建、旧房提升等改造项目。建水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响应,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主动提供金融支持,通过信贷投放,缓解农户的资金压力,帮助建盖新房,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为基础社会社区治理贡献了力量。在这个项目中,建水沪农商村镇银行累计投放信用贷款近3000万元,惠及200多户农家,参与改造的村落成为了建水的“网红村”,吸引周边乡镇考察团到访、学习经验,很好地发挥了示范样板村效应。
截至2022年6月末,全辖35家村镇银行已累计投放农村绿色贷款1.2亿余元,累计投放农村基础设施改造贷款近1亿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沪农商村镇银行将用更多的“新元素”让乡村振兴更有活力,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