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0日,在年内迎来新董事长或总裁的22家券商中,以中小券商居多,这与往年券商掌门人变动,中小券商多于头部券商的情况相一致。
陆明认为,大型券商掌门人相对稳定,中小券商则变动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小券商对掌门人的要求更高。
他具体解释道:一个领军人物在券商的转型期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平稳期重要性则会降低。大型券商基本已经处于业务平稳期,业务体系比较成熟,一般来说,只要把好风控观即可。而对于中小券商,尤其是小型券商来说,由于券商马太效应不断加剧,普遍面临较大的生存发展压力,对掌门人的个人能力要求极高,一名合格的中小券商掌门人不仅需要战略眼光、业务能力,而且能够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还要在把好风控关的同时抓好业绩。由于头部券商普遍具备更为成熟的业务体系,享有全方位资源优势,在严格风控的同时一般也能取得不错业绩。但于中小券商而言,有时为了抢占市场提高业绩则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冒风险”,如何把握好风控与业绩的关系,对其来说更难权衡。正因中小券商对于领头人的高要求,使得一些券商掌门人“水土不服”,不得不离职。这种“水土不服”不仅体现在董事长或总裁职位,其他高管、投行等业务条线负责人同样如此——用业绩说话,考核不合格则需走人。
陆明同时强调,业绩的不理想不能完全怪罪于公司领军人物。有时,股东方意见不一等种种掣肘因素使得一把手处处受限,无法大展身手,改革措施无法有效落实。此外,当新任高管就职后发现与招聘时承诺存在显著差异,也会使得一些人选择在短期内主动离职。
尹紫琼则将中小券商高管更换频繁归于三大原因:第一,中小券商业绩变动大,管理层考核与业绩关联性较大,因此,变动可能性也较大;第二,中小券商船小好调头,战略易于调整,会根据业务战略进行高管的引入引出;第三,业绩考核之下,中小券商高管也有较大的业务冲动,存在一定的处罚风险,从而引发人员变动。
田利辉则认为,在市场震幅较大之时,往往中小券商的利润更容易下行。而且,中小券商的控股股东更易出现变更。同时,表现优异的中小券商高管可能会被头部券商挖走,从而获得更大空间或更高收入。由于更为频繁的控股权变更、更大的券商盈利变化和更可能的个人职业选择,所以中小券商的掌门人更换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