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2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财政为居民医保承担着巨大责任

    作者为财税史学者

    核心话题

    文/梁发芾

    像医保这种再分配制度需要以大力发展经济,壮大财政资金为前提。如果经济发展不足,市场主体向政府让渡的财税资金不足,那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无疑要受到影响和挑战。

    近日,福建省财政厅会同省医保局、省税务局印发通知,明确今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不低于30元,2023年达到每年每人不低于350元。省财政已下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113.3亿元支持政策落实,共惠及2800万城乡居民。

    福建此举,是根据7月8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而作出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的补助力度,2022年居民医保参保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

    由《通知》可知,国家财政为城乡居民医保承担了巨大责任,对于医保的财力保障是相当巨大的。按照有关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刚刚达到10亿人。每人财政补助610元,则补助总额将达到6100亿元。因为今年我国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经济遇到困难,财政收入也相当紧张。这种情况下,国家能够增加对城乡居民医保的补助,充分体现各级政府保基本民生的责任担当。

    我国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种模式。城镇职工参保人数为3.5亿人,而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10亿人,后者差不多是前者的3倍。从医保对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来讲,城乡居民医保意义尤其巨大,因为覆盖的人数更多,受益的人群更大。但居民医保实施的难度也更大。城镇职工医保由职工与用人单位双方共同筹资,职工缴纳一部分保费,此费用主要进入个人账户,而用人单位则依照职工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部分,此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与城镇职工医保由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筹资不同,城乡居民没有用人单位,相应的费用没有单位承担。如果仅仅由城乡居民单方面筹资,对于建立医保体系显然力有不逮,尤其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立之初,国家就充当了用人单位的角色,为医保筹资承担了责任,给予每位参保者以相应的补助。

    近些年,国家对城乡居民参保者的补助,每人每年以30元~40元的幅度增加。今年每人增加30元,个人出资部分也增加30元。这样,城乡居民医保的保费,今年将达到一人960元。之所以居民个人和国家财政补助都以30元的幅度增加,主要是为了保证保障标准不降低。我们知道,虽然我国近些年通货膨胀水平不高,一直控制在3%以内,但是,温和的通货膨胀也会对人们带来一定影响,如果医保的保费没有提高,那么,受通货膨胀影响,同样的金额下,人们得到的实际保障标准可能将有所降低。所以,国家和个人的负担每年都有一个增幅,主要就是为了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让参保者获得至少和以往一样的保障水平,只增不降。

    每年数千亿元的财政补贴,对于政府财政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开支。为了减轻中西部财政困难省份的财政压力,中央财政承担了西部地区80%的补助金、中部省份60%的补助金,对东部地区也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中央政府的补助,减轻了西部财力紧张地方的支出压力,使得全国无论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广大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同一政策水平的医保安全网的保护。

    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相当资金,为10亿国民建立居民医保,体现政府公平分配财富和配置资源的重要职能和为实现这个职能进行的努力。像医保这样需要强制实施的工程,没有政府的强力组织和协调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不均等,如果仅仅依靠居民个人力量,这一事业仍然难以顺利开展。所以,政府在制定医保政策,建立医保体系的同时,还组织了大量可支配的财政收入,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将财富在全国进行二次分配,为财力薄弱的地区提供补助。医保制度是二次分配的重要手段,政府的强有力组织,才使这一再分配真正造福人民。

    像医保这种再分配制度需要以大力发展经济,壮大财政资金为前提。如果经济发展不足,市场主体向政府让渡的财税资金不足,那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无疑要受到影响和挑战。自从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财政收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了给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国家已经通过了税收减免和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但财政尤其中央财政对居民医保的补助支出,得到全力以赴的保障,这是让人感动的。医保补助支出是一种权利支出,这种支出也是一种刚性支出。为使这种权利性的刚性支出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唯一正确的方式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全社会应该认识到,没有经济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医保这种惠民福祉也是不可持续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资管
   第12版:资管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
   第19版:地产
   第20版:地产
   第21版:地产
   第22版:区域经济·物流
   第23版:家电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能源·化工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游戏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与老板对话
集采加速推进,不等于“种牙自由”
公摊面积“立标准”方能解决购房者痛点
公共财政为居民医保承担着巨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