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银行·新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1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信贷余额增长 农商行构建细分领域“护城河”

    本报记者蒋牧云张荣旺上海北京报道

    “双碳”目标之下,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正持续加码,绿色信贷的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比上年末高7.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3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方数据显示,尽管地区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占总体规模较小,但农商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增速较快,发展势头突出。《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农商行已经规划了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正持续在服务模式以及产品中探索与创新。针对农商行与其他银行机构的定位差异,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农商行可在特定的细分领域,比如农村金融中倾斜资源,建立相对优势。

    创新服务模式及产品

    数据显示,多地农商行绿色信贷的贷款余额均在快速增长。比如,江西省截至2022年6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43.65亿元,较年初增长18亿元,增幅14.33%。具体至单个机构,上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截至2021年12月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规模较2020年末增长161%。深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超27亿元,增幅达61%。

    在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传统金融机构虽是进入绿色金融较早的机构,但是由于绿色信贷仍在起步阶段,从服务的多元化、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等多角度来说仍然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

    在平安证券此前发布的《绿色金融系列:政策红利加速释放,绿色信贷发展正当时》中就提到,目前国内绿色信贷在部分领域的创新仍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过去绿色信贷更多呈现点状投放,针对产业链的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其次,对绿色经济的融资服务产品体系更多集中在传统信贷产品上,未来应发挥综合服务优势,针对不同行业特点提供多元金融服务,如发展绿色租赁等;最后,零售的绿色信贷产品仍处在起步阶段,未来应完善产品体系。

    目前,部分农商行通过探索与实践正在多元化服务、全产业链赋能等方面有了一定成果。

    深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针对不同客户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类别,实行差异化信贷政策,通过专项绿色信贷额度、专门绿色信贷审批通道及用好用足各类绿色支持政策等措施,为企业的绿色融资和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此外,在绿色信贷产品方面,依托大湾区区位优势,深圳农商银行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不断创新,陆续推出“绿色贸易融资保理”“知识产权质押贷”“绿色项目集合融资”“碳减排贷”和“光伏贷”等绿色专项产品。

    另外,上述上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该行正通过授信投向政策引导、绿色审批通道设置和专项考核激励措施匹配,协同推动绿色业务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产品服务”的“三全”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其中,全产业链指覆盖相关绿色产业上下游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全生命周期理念则是突破传统信贷模式的局限,对初创期的绿色企业给予充分支持;全产品服务则是为企业提供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票贴现、国内信用证、出口订单融资以及福费廷、租赁融资等多维度、全方位的金融产品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具体服务过程中,绿色信贷的授信模式、融资模式均有所创新。上述负责人举例道,比如某科技公司,是一家绿色循环包装品研发、生产和运营的环保科技企业。由于处在初创期,又是新兴行业,企业暂时没有盈利,也没有过往业绩可以参考,按照传统标准,很难有机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为了给中小微企业打开初创期生存空间,上海农商银行设计了“浦江之光”+“投贷联动”的授信模式,通过该模式为尚未实现盈利的科技型、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企业提供配套支持,以股权投资的视角来评判公司的信用度和成长性,为企业提供附加认购期权的授信产品。在这一创新机制下,上海农商银行在为该科技公司提供1000万元“浦江之光”专项产品的基础上,还为该企业投放300万元信用贷款+认股期权协议,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在初创阶段的发展需求,缓解了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

    资源可倾向至小微和乡村

    记者关注到,近期各地监管正在出台相关政策,持续引导机构发展绿色金融。

    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体到地区,也有多地监管部门均表示将增加资源的投入。近日,台州银保监分局统信科科长童渊向媒体表示:“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倾斜,将绿色资源转化为台州低碳发展的实效。”

    各农商行是否也将持续提高绿色金融的投入? 未来又有怎样的规划?对此,上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在2021年就确定了“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发展底色的银行”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上海农商银行2021-2025年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从自身的绿色践行出发,到对绿色产业经济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再到对市民绿色理念习惯的培养,上海农商银行以“三位一体”的行动方式全面贯彻国家“双碳”战略,绘就绿色金融服务版图。

    下转 B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资管
   第12版:资管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银行·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
   第19版:地产
   第20版:地产
   第21版:地产
   第22版:地产
   第23版:区域经济·家居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能源·化工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游戏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商业案例
政务数据助力风控 线上信用贷“质变”
汽车金融公司上演“渠道商抢夺战”
绿色信贷余额增长 农商行构建细分领域“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