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15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惠保险的普与惠

    人民视觉/图

    截至2022年3月底,目前处于在保状态的“惠民保”产品共计175款。

    本报记者陈晶晶北京报道

    以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为代表的普惠保险正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

    今年以来,“惠民保”覆盖区域进一步扩大,天津、西宁等多个城市推出了首款“惠民保”产品。近期,北京、重庆、陕西等多地银保监局均发文提出,稳妥扩大普惠保险产品覆盖面。银保监会与上海市政府近日联合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工作方案》,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全国首个普惠版网络安全保险产品。

    从普惠保险的定义看,农业保险、大病保险、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小额人身保险、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等均属于普惠保险范畴。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普惠保险作为普惠金融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中低收入群体、中小企业以较小的支出抵御风险,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普惠保险的时代已经来临。

    被点燃的超百亿元市场

    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参保总人次达1.4亿,保费总收入已突破140亿元,参保人数较2020年大幅增长152%。

    近两年来,受到市民群体推崇的“惠民保”是普惠保险大发展的典型例子。

    作为集普惠性与商业性于一体的保险产品,“惠民保”以价格低、投保门槛低、保障水平高以及提供附加服务等特点,积极补位了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险的中间带。

    以最新推出的天津“惠民保”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凡是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皆可参保,投保时不限年龄、不限病史、不限户籍、不限职业,适用人群覆盖广泛,基本做到全家老小皆可参保。同时,对特定患病人群“可参保可赔付”,确保公平享受惠民待遇。

    已参保天津“惠民保”的李女士对记者表示,“一年保费150元/人,每天不到5毛钱,保费价格低廉亲民,老人小孩统一价,价格在我们普通人的可承受范围内。”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底,目前处于在保状态的“惠民保”产品共计175款。其中,19个省级行政区共推出32款省级产品,117个地市级行政区共推出140款产品。从分布情况来看,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四川等5个省份的普惠险产品数量超过10个,广东省的数量最多,共有26款产品。

    而从2021年的数据变化中,我们更能看出“惠民保”参保热情的高涨程度。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参保总人次达1.4亿,保费总收入已突破140亿元。其中,2021年上市的“惠民保”产品达94款,累计参保人数10117万人,较2020年参保人数大幅增长152%。此外,“惠民保”参保率持续提升,2021年上市的项目参保率为9.1%,较2020年整体4.2%的参保率提高了4.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的积极投保也让此前一直不温不火的商业健康险市场热闹起来,且保费水平更加亲民。据悉,目前市场上普惠型的商业保险还有“百万意外险”“百万重疾险”和一些针对带病人群的“百万医疗险”等。一位30岁成年人投保市场上一款畅销的“百万医疗险”,每月保费为22.6元。

    保险公司在开发普惠保险产品上亦做了很多尝试,无论是经办新农合、大病医保,还是小范围试点的小额保险。

    记者获悉,今年4月底,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的《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情况的通报》【人身险部函〔2022〕127号】(以下简称“《通报》”),肯定了部分保险公司在加大普惠保险发展力度方面实现的成果,包括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门槛较低、价格实惠、保障责任明确的保险产品开发。

    《通报》显示,太平人寿的“三区三州”定制专属重疾险产品,通过调整起保限额降低价格,充分满足农民、低收入人群等群体健康保障需求;中国人寿的“乡村振兴”系列产品,保险责任覆盖疾病身故、意外身故伤残、特定门诊医疗等,可适用于建档立卡已脱贫人员、边缘易致贫人员、易返贫人员、重点监测人员等低收入人员及广大农村人口。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共有2092万人次参保,已赔付235万人,赔付金额8.44亿元。

    另外,全国首款癌症外配药普惠保险“工惠保”亦在宁波上线。据悉,该款产品由宁波银保监局指导保险公司开发,保障范围涵盖住院期间及特殊门诊的医保目录内费用、医保目录外费用以及癌症处方外配费用,其中癌症处方外配责任是全国同类产品首创,解决了癌症患者靶向和免疫治疗处方外配药品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

    为特定人群提供多种类型保障

    据了解,保险公司正进一步加大特定人群保障力度,加快开发适合特定人群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和各类意外伤害保险产品。

    实际上,中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2021年10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大普惠保险发展力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适当、有效的普惠保险产品,大幅提高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配合各地相关政策,面向老年人、农民、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积极开发投保门槛较低、核保简单、价格实惠、保障责任明确的产品。

    曾有不少货车司机对记者表示,全国有3000多万名货车司机,承载着全社会大约79%的货运量和33%的货运周转量,但是其所在群体缺乏基本的保险保障。而据记者采访了解,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专门保障货车司机的保险产品。

    此外,目前进入城镇生活、工作的“新市民”数量不断攀升,其中包括了很大一部分进入外卖配送、网约车等领域的灵活就业人员。开发适合新业态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的普惠保险产品也成为了保险公司产品创新的一大重要方向。比如,有保险公司推出了主要承保从事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和小微服务行业农民工的意外保险,以及不与户籍挂钩、适合新市民投保的健康保险产品等。

    据了解,保险公司正进一步加大特定人群保障力度,加快开发适合特定人群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和各类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其中包括海南自贸港医疗保险产品、粤港澳大湾区配套的专属人身保险产品等。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保险保障需求越发突出,各保险公司围绕多元化养老需求,创新发展各类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产品。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6家试点保险公司创新开发的专属养老保险产品累计承保保单13.6万件,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超过1.44万人。

    另有保险公司推出了老年人特定疾病保险。例如建信人寿、恒安标准人寿在普通重疾险产品基础上增加严重原发性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特定疾病保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资管
   第12版:资管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银行·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
   第19版:地产
   第20版:地产
   第21版:地产
   第22版:地产
   第23版:区域经济·家居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能源·化工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游戏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商业案例
普惠保险的普与惠
站上1800美元关口 金价反弹之旅起程?
获客大战启幕 理财公司加码代销合作
无标题